文章詳情
時代天晨分享:鋼質管道內部的腐蝕控制規范
日期:2025-04-05 01:47
瀏覽次數:317
摘要:時代天晨分享:鋼質管道內部的腐蝕控制規范(一)
1 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鋼質管道的內腐蝕控制設計準則、控制內腐蝕的方法、腐蝕檢測和監測效果評定等內容的基本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輸送石油、天然氣、水等介質的鋼質管道。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
時代天晨分享:鋼質管道內部的腐蝕控制規范(一)

1 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鋼質管道的內腐蝕控制設計準則、控制內腐蝕的方法、腐蝕檢測和監測效果評定等內容的基本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輸送石油、天然氣、水等介質的鋼質管道。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T 16545 金屬和合金的腐蝕 腐蝕試樣上腐蝕產物的**
SY/T 0442 鋼質管道熔結環氧粉末內涂層技術標準
SY/T 0457 鋼質管道液體環氧涂料內防腐層技術標準
SY/T 0546 腐蝕產物的采集與鑒定
SY/T 5536 原油管道運行規程
SY/T 5922 天然氣管道運行規范
SY/T 6623 內覆或襯里耐腐蝕合金復合鋼管規范
JB/T 7901 金屬材料實驗室均勻腐蝕全浸試驗方法
3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3.1 鐵離子濃度 iron count
水中鐵離子的含量,通常用單位體積水中鐵離子的質量數(mg/L)表示,可指示管道系統內腐蝕的活躍性。
3.2 錳離子濃度 manganese count
水中錳離子的含量,通常用單位體積水中錳離子的質量數(mg/L)表示。
注:用于油田井下設備的鐵合金材料中錳的含量通常為0.5%~1.5%。因此如果所有的鐵離子和錳離子都是腐蝕導致的而不是產出水中原有的,那么產出水中錳離子和鐵離子的比例大約為1:100。
3.3 測試短節 spool pieces
安裝在主管道或旁通上兩端帶法蘭的短管,長度一般為0.3m~1m。可定期地拆卸下來進行內部檢測以得到有關管道系統的腐蝕性的信息。短管的材質應與主管道的材質一致。
3.4 場信號法(電子指紋) field signature method(electric fingerprint)
在管道的一段短管上施加電場,管道內壁因內腐蝕引起的金屬損失使電場發生改變,測量電場的改變來計算管道的內腐蝕。
3.5 緩蝕劑涂膜處理 batch treatment of inhibitor
發送兩個清管器,在兩個清管器之間注入一段緩蝕劑溶液隨清管器流經整個管道,在管道內壁形成一層持續實現緩蝕性能的膜。
4 內腐蝕控制設計準則
4.1 輸送介質的腐蝕性
4.1.1 應測定介質中腐蝕性雜質的含量,一般應包括:
a) **;
b) 二氧化碳;
c) 氯化物;
d) 硫化氫;
e) 有機酸;
f) 氧;
g) 固體或沉淀物;
h) 其他含硫的化合物;
i)水以及水質。
4.1.2 應根據腐蝕性雜質含量和氣體或液體組分及工礦條件,預測可能造成的有害影響,必要時可對其腐蝕性進行評價。應考慮的有害影響主要有:
a) 由于減薄、點蝕、氫脆、氫致開裂、硫化物應力開裂或應力腐蝕開裂導致管體的損害;
b) 腐蝕產物對管輸介質的污染。
4.1.3 輸送介質的腐蝕性評價
表1給出了管道及容器內介質腐蝕性評價指標。
表1 管道及容器內介質腐蝕性評價指標
項目
級別
低
中
較重
嚴重
平均腐蝕率(mm/a)
<0.025
0.025~0.12
0.13~0.25
>0.25
點蝕率(mm/a)
<0.13
0.13~0.20
0.21~0.38
>0.38
注:以兩項中的*嚴重結果為準。
4.1.4 當管輸介質中含的腐蝕性雜志可導致管道腐蝕時,可對管輸介質進行脫除腐蝕性雜質(如脫水、脫氧)的附加處理,設計應對附加處理的方案和其他減緩腐蝕措施(如增加清管頻率、使用緩蝕劑、采用管道內涂層或耐蝕合金管/復合管)的方案進行技術經濟型對比,應使管輸介質在輸送過程中對管道的內腐蝕*小。
4.2 流速控制
管輸介質的流速應滿足工藝設計要求并應控制在使腐蝕降為*小的范圍內。流速范圍的下限值應使腐蝕性雜質懸浮在管輸介質中,使管道內積存的腐蝕性雜質降至*少。流速范圍的上限應使磨損腐蝕、空泡腐蝕等降至*小,使用緩蝕劑時應不影響緩蝕劑膜的穩定性。
4.3 間歇流控制
宜避免間歇流。如果無法避免,可控制管輸介質的流速,使其能沖掃掉不流動介質或低流速期間聚積在管內低洼處的積液和沉積物。
文章續接

1 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鋼質管道的內腐蝕控制設計準則、控制內腐蝕的方法、腐蝕檢測和監測效果評定等內容的基本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輸送石油、天然氣、水等介質的鋼質管道。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T 16545 金屬和合金的腐蝕 腐蝕試樣上腐蝕產物的**
SY/T 0442 鋼質管道熔結環氧粉末內涂層技術標準
SY/T 0457 鋼質管道液體環氧涂料內防腐層技術標準
SY/T 0546 腐蝕產物的采集與鑒定
SY/T 5536 原油管道運行規程
SY/T 5922 天然氣管道運行規范
SY/T 6623 內覆或襯里耐腐蝕合金復合鋼管規范
JB/T 7901 金屬材料實驗室均勻腐蝕全浸試驗方法
3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3.1 鐵離子濃度 iron count
水中鐵離子的含量,通常用單位體積水中鐵離子的質量數(mg/L)表示,可指示管道系統內腐蝕的活躍性。
3.2 錳離子濃度 manganese count
水中錳離子的含量,通常用單位體積水中錳離子的質量數(mg/L)表示。
注:用于油田井下設備的鐵合金材料中錳的含量通常為0.5%~1.5%。因此如果所有的鐵離子和錳離子都是腐蝕導致的而不是產出水中原有的,那么產出水中錳離子和鐵離子的比例大約為1:100。
3.3 測試短節 spool pieces
安裝在主管道或旁通上兩端帶法蘭的短管,長度一般為0.3m~1m。可定期地拆卸下來進行內部檢測以得到有關管道系統的腐蝕性的信息。短管的材質應與主管道的材質一致。
3.4 場信號法(電子指紋) field signature method(electric fingerprint)
在管道的一段短管上施加電場,管道內壁因內腐蝕引起的金屬損失使電場發生改變,測量電場的改變來計算管道的內腐蝕。
3.5 緩蝕劑涂膜處理 batch treatment of inhibitor
發送兩個清管器,在兩個清管器之間注入一段緩蝕劑溶液隨清管器流經整個管道,在管道內壁形成一層持續實現緩蝕性能的膜。
4 內腐蝕控制設計準則
4.1 輸送介質的腐蝕性
4.1.1 應測定介質中腐蝕性雜質的含量,一般應包括:
a) **;
b) 二氧化碳;
c) 氯化物;
d) 硫化氫;
e) 有機酸;
f) 氧;
g) 固體或沉淀物;
h) 其他含硫的化合物;
i)水以及水質。
4.1.2 應根據腐蝕性雜質含量和氣體或液體組分及工礦條件,預測可能造成的有害影響,必要時可對其腐蝕性進行評價。應考慮的有害影響主要有:
a) 由于減薄、點蝕、氫脆、氫致開裂、硫化物應力開裂或應力腐蝕開裂導致管體的損害;
b) 腐蝕產物對管輸介質的污染。
4.1.3 輸送介質的腐蝕性評價
表1給出了管道及容器內介質腐蝕性評價指標。
表1 管道及容器內介質腐蝕性評價指標
項目
級別
低
中
較重
嚴重
平均腐蝕率(mm/a)
<0.025
0.025~0.12
0.13~0.25
>0.25
點蝕率(mm/a)
<0.13
0.13~0.20
0.21~0.38
>0.38
注:以兩項中的*嚴重結果為準。
4.1.4 當管輸介質中含的腐蝕性雜志可導致管道腐蝕時,可對管輸介質進行脫除腐蝕性雜質(如脫水、脫氧)的附加處理,設計應對附加處理的方案和其他減緩腐蝕措施(如增加清管頻率、使用緩蝕劑、采用管道內涂層或耐蝕合金管/復合管)的方案進行技術經濟型對比,應使管輸介質在輸送過程中對管道的內腐蝕*小。
4.2 流速控制
管輸介質的流速應滿足工藝設計要求并應控制在使腐蝕降為*小的范圍內。流速范圍的下限值應使腐蝕性雜質懸浮在管輸介質中,使管道內積存的腐蝕性雜質降至*少。流速范圍的上限應使磨損腐蝕、空泡腐蝕等降至*小,使用緩蝕劑時應不影響緩蝕劑膜的穩定性。
4.3 間歇流控制
宜避免間歇流。如果無法避免,可控制管輸介質的流速,使其能沖掃掉不流動介質或低流速期間聚積在管內低洼處的積液和沉積物。
文章續接